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會員聯展「法緣生藝」,7月5日佛光山法寶堂開幕,180人出席。 人間社記者蔡清華攝
圖說:佛光山法寶堂堂主慧屏法師(左),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「向前有路‧光明在望」結緣,右為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林振豐。 人間社記者蔡清華攝
圖說:佛光山法寶堂堂主慧屏法師表示,看似是一件作品,卻是大家真善美的凝聚。 人間社記者蔡清華攝
圖說: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林振豐(右2),在「竹笛響叮噹」的樂音中,題字「法緣生藝」,宣布展覽開幕。 人間社記者蔡清華攝
圖說:高雄市藝文團體理事長協會主席柯光慶,讚歎法寶堂在準備工作上相當嚴謹,讓展出藝術家備感尊榮。 人間社記者蔡清華攝
圖說: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林振豐,表示文化的養成,要經久才能累積。 人間社記者蔡清華攝
圖說:高雄市議員鍾易仲表示,今日大家將佛法融入藝術作品中,讓更多藝術愛好者能夠因此更加了解佛法。 人間社記者蔡清華攝
圖說: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會員聯展「法緣生藝」於佛光山法寶堂展出。 人間社記者蔡清華攝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 「法緣生藝」法寶堂開幕
2025-07-06
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會員聯展「法緣生藝」於佛光山法寶堂展出,7月5日開幕,180人出席。展出75件作品,涵蓋書法、彩墨、油畫、烙畫、陶土、礦岩水干、壓克力流彩、紅銅焊雕等豐富媒材形式,作品展現創作者對佛法、信念和真善美的追尋,部分作品結合AR,增加多元觀展感受。
開場由鳳山講堂「竹笛響叮噹」樂團,帶來〈點燈〉、〈望春風〉等,在悠揚樂聲中,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林振豐題字「法緣生藝」,在畫荷花點色、用印後,宣布展覽開幕。
法寶堂堂主慧屏法師以此次主題「法緣生藝」闡述,「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」,一件美好的事情並不是單獨的存在,需要環境、因緣,和大家的起心動念。而「道不虛行,遇緣即應」,看似是一件作品,卻是大家真善美的凝聚。將佛法融入藝術與生命,會有更多人因為大家的作品而得到光明。
雙方互贈紀念品,慧屏法師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「向前有路‧光明在望」結緣,林振豐贈以創作「萬境自如」。
高雄市議員鍾易仲表示,星雲大師倡導「人間佛教」,希望將佛法融入人間。今日大家將佛法融入藝術作品中,讓更多因為展覽前來的藝術愛好者,能夠因此了解佛法。
高雄市藝文團體理事長協會主席柯光慶,讚歎法寶堂在準備工作上相當嚴謹,還有結合AR的呈現,讓展出藝術家備感尊榮。
高雄市小港區青溪協會理事長郭明哲分享,每次只要心中有疑惑就會到佛光山拜佛,接著就會感到智慧開啟。雖是藝術門外漢,但透過欣賞作品,和藝文界朋友相處也能耳濡目染。
屏東縣水墨書會藝術學會理事長黃煥盛表示,「法緣生藝」意義深遠,是佛法的因緣和藝術的生命,是創作過程中靈感,以及慈悲的感情流動。
台南市紅瓦厝藝術協會理事長張憲文特寫下詩作〈佛藝交輝〉,並當場誦讀。他認為弘揚佛法和推廣藝術,當中的交集點就是懷著慈悲心。藝術創作過程也是在修行,而悟道的成果就是布施。
展出代表創作分享,協會理事謝彥杉展出書法〈蘇軾詩‧題西林壁〉,表示現代視覺多元化,加入協會,也是一直希望作品能有所突破。
劉珮螓作品〈凡塵〉,則是呈現佛陀的智慧,如同黑暗中的光,引領芸芸眾生走到彼岸,蓮花則是代表眾生本自具足的清淨本性。
陳永寶展出書法〈王維詩〉,本身也是陶藝家。分享創作陶藝過程中體悟到的「三寶」,「佛」是領悟,作品裡面必須是空。「法」是技巧,製作過程不能有一絲差錯。「僧」是團隊,就像在藝術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大家。
林振豐表示文化的養成,要經久才能累積。大家在此也是學習如何提升藝文風氣,並感受當中的喜悅。
開幕後現場安排揮毫、作品導覽。出席有法寶堂行政主任慧寂法師,各藝文團體代表、收藏家、企業人士等。
開場由鳳山講堂「竹笛響叮噹」樂團,帶來〈點燈〉、〈望春風〉等,在悠揚樂聲中,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理事長林振豐題字「法緣生藝」,在畫荷花點色、用印後,宣布展覽開幕。
法寶堂堂主慧屏法師以此次主題「法緣生藝」闡述,「法不孤起,仗境方生」,一件美好的事情並不是單獨的存在,需要環境、因緣,和大家的起心動念。而「道不虛行,遇緣即應」,看似是一件作品,卻是大家真善美的凝聚。將佛法融入藝術與生命,會有更多人因為大家的作品而得到光明。
雙方互贈紀念品,慧屏法師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「向前有路‧光明在望」結緣,林振豐贈以創作「萬境自如」。
高雄市議員鍾易仲表示,星雲大師倡導「人間佛教」,希望將佛法融入人間。今日大家將佛法融入藝術作品中,讓更多因為展覽前來的藝術愛好者,能夠因此了解佛法。
高雄市藝文團體理事長協會主席柯光慶,讚歎法寶堂在準備工作上相當嚴謹,還有結合AR的呈現,讓展出藝術家備感尊榮。
高雄市小港區青溪協會理事長郭明哲分享,每次只要心中有疑惑就會到佛光山拜佛,接著就會感到智慧開啟。雖是藝術門外漢,但透過欣賞作品,和藝文界朋友相處也能耳濡目染。
屏東縣水墨書會藝術學會理事長黃煥盛表示,「法緣生藝」意義深遠,是佛法的因緣和藝術的生命,是創作過程中靈感,以及慈悲的感情流動。
台南市紅瓦厝藝術協會理事長張憲文特寫下詩作〈佛藝交輝〉,並當場誦讀。他認為弘揚佛法和推廣藝術,當中的交集點就是懷著慈悲心。藝術創作過程也是在修行,而悟道的成果就是布施。
展出代表創作分享,協會理事謝彥杉展出書法〈蘇軾詩‧題西林壁〉,表示現代視覺多元化,加入協會,也是一直希望作品能有所突破。
劉珮螓作品〈凡塵〉,則是呈現佛陀的智慧,如同黑暗中的光,引領芸芸眾生走到彼岸,蓮花則是代表眾生本自具足的清淨本性。
陳永寶展出書法〈王維詩〉,本身也是陶藝家。分享創作陶藝過程中體悟到的「三寶」,「佛」是領悟,作品裡面必須是空。「法」是技巧,製作過程不能有一絲差錯。「僧」是團隊,就像在藝術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大家。
林振豐表示文化的養成,要經久才能累積。大家在此也是學習如何提升藝文風氣,並感受當中的喜悅。
開幕後現場安排揮毫、作品導覽。出席有法寶堂行政主任慧寂法師,各藝文團體代表、收藏家、企業人士等。
最新消息
南屏佛光童軍三好家庭日 愛與成長同行
2025-11-05慈悲基金會捐贈2千台住警器 保護台中市民住宅安全
2025-11-05沙加緬度重視環保 推廣蔬食A計畫
2025-11-05森林覺醒戶外課程 以六感體驗引導從生態觀察走向行動實踐
2025-11-05光明寺佛光社區日 新年新希望的「減法人生」
2025-11-05多倫多佛光山英文半日修持 心經開啟智慧之門
2025-11-05普中自主學習課程 慧傳法師勉勵學子找到人生方向
2025-11-05西來寺新聞攝影班外拍參學 三眼觀照三法修心
2025-11-05佛光青年藉創作禪繞畫 觀心學懂接納和放下
2025-11-05中天合唱團高歌風起花開 妙音聲供眾
2025-11-05
相
關
消
息







